发布于 2025-02-09 12:05:21 · 阅读量: 186004
说到加密货币,很多人想到的是财富自由、牛市狂飙、比特币破圈,但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——地球的未来。事实上,加密币行业的环境影响可不小,尤其是PoW(工作量证明)挖矿那套玩法,堪称“电老虎”。
如果你还觉得比特币矿工只是在家里用几台电脑挖币,那就太小瞧这个行业了。现实是,全球的矿场铺天盖地,成千上万台高性能矿机(基本都是ASIC)24小时不间断运作,像极了“加密货币工厂”。
问题在于:
1. 耗电量惊人 —— 2023年,比特币全网挖矿消耗的电力比阿根廷整个国家还多!
2. 能源结构不友好 —— 有些矿工跑去用“绿色能源”,但仍有大批矿场靠煤电、火电维生。
3. 碳排放爆炸 —— 挖矿=消耗能源=排放二氧化碳,直接加剧全球变暖。
有数据表明,比特币网络每年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约7000万吨二氧化碳,堪比一个中等国家的排放总量。
相比比特币,以太坊在2022年完成了“合并”(The Merge),从PoW(工作量证明)转向了PoS(权益证明)。这意味着:
这被称为加密货币史诗级环保升级,但比特币仍然固守PoW,环保组织对其的批评从未停过。
2021年,中国全面封杀加密挖矿,曾经的全球挖矿中心瞬间“熄火”。于是,矿工们四处流窜,寻找新家园:
矿工的全球流窜,加剧了当地的电网压力,甚至引发了一些地区的电荒。
面对环保压力,行业内也在探索“绿色挖矿”方案:
然而,这些措施还远不够,要真正做到环保,可能需要整个行业彻底改变机制,比如比特币转PoS,但这基本不可能。
加密货币的环境影响,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注意:
但另一方面,加密行业也在自救,毕竟,没人希望比特币变成“环保公敌”。
最终,加密货币的环境影响,将取决于技术进步、市场选择和政策博弈。是继续吞噬地球资源,还是找到更绿色的道路?这个问题,迟早要有答案。